学生 | 教职工 | 考生与访客 | 校友 |

院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中文 | EN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团学工作

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工作 > 正文

学院新闻 

Hot news

团学工作

围炉夜话|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冬秋月刊期征集投稿活动 《围炉夜话》“寒林寻善,霜野觅真”(一)

作者:王舰浩 蔡雁美 郎志研|发布于:2024年12月07日|点击量: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强调:“广习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探索更加广阔多元的新时代文学表达方式,进一步提升青年的综合素质,激发同学们的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2024年11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秘书处举办了围炉夜话月刊系列征文活动,向大家征集秋冬时节故事或人生感悟,旨在从中汲取温暖的力量,使得心灵在这秋冬之际能够收获慰藉与成长,经过前期大家的积极配合投稿,以及后期严密认真的评选,最终依次刊登大家的优秀作品。

以下为部分获奖的优秀散文作品:

  感受黎明

作者:王舰浩

这是作者对梦境和黎明的描写,以不同的角度为大家带来自己的感受。

恍惚间,我梦见我独居一座孤岛的悬崖之上。那是一个童话般的蘑菇屋,而房间内,墙壁泛着温润的米白色,地板被漆成了澄澈的蔚蓝色,家具是云杉木制的深棕的,我光着脚在房间里面逛荡。

微风轻拂,轻薄洁白的窗帘肆意飘舞,像极了慵懒的睡衣,却丝毫不显妖娆。空气中弥漫着薰衣草和泥土的芳香,以及清冷的氛围。这个房屋于世俗的世界中散发着非比寻常的生机。我拉开沉重的抽屉,其中弥漫着那令人作呕的烟味,它们驱散了静谧,添了几分尘世的真实,而我厌恶地关上了它们。朝东的两扇窗户,它们是忠诚的守望者,我看着晨曦的第一缕光慢慢浮出海际线,直到光芒刺破海洋,墙壁披上一层燃烧的桃色纱衣,我的视线逐渐被白昼笼罩直至一片空白。

我恐慌地睁开眼睛,一切又回到了现实,我看了一眼时间,正是黎明即将到来的时候。空气中是使喉咙干涩的烟味,原来是通向走廊的门正大肆敞开着。我叹了声气,披上毛毯起身闭门,回头看见昏暗的阳台,“黎明要到来了吧。”我心想。就这样,我鬼使神差地向阳台走去。

“黎明要来了。”仿若有缥缈的低语萦绕耳畔,声声催促着、应和着。在黎明温柔的轻抚下,我回忆起我的现实与理想,身处的世俗与梦中的仙境,我心想到这场梦境的征兆是什么?在梦中那修正的第一道白光下,须臾间,我回到了现实的房间,梦境的幻象褪去。黎明的到来仿若一切的改变,见证这世间阴阳两极的转换。

思来想去,黎明已经开始降临了,我目睹天色变幻,起初是深邃的暗灰,树木剪影在微光中肃穆伫立;转瞬,天色渐白,金、白、淡蓝三色交织相融,心中想起的是梵高画笔下的那《星月夜》;而后,金桔般的云朵翻滚涌动显现出来;再之后,桃色光辉倾洒,真正的清晨翩然而至。黎明的降临就像时间的分割线,仿若藏着世界运行的隐秘。我从黑暗中睁眼,迈向光明,仿若一颗灵魂的新生,日常琐碎也由此镀上不凡的光晕。这时我想起人们常说的一日之计在于晨的俗话,才恍然大彻大悟。黎明见证了天空色彩的回归,见证了每一个闻鸡起舞的人们,见证了世界归于热闹,这就是我想要的答案——黎明给予我们再次前进的动力。

人们入睡时,好像一次触及死亡的时刻,没有感官没有思想没有情感唯余无尽混沌,这就是人们所畏惧的虚无。而黎明破晓的时刻,唤醒人们,赋予他们触碰世界的能力。或许你还沉浸在昨天遭遇的不幸中,曾经还未完成的悔意中,但是时间留给我们的机会还很多,黎明赋予我们的今天还很多。不问昨天,不望明天,只看今天。黎明,是一天的新生,亦是往日的重生;是昨天的终结,亦是今日的开端;更是失败后我们可以重来的机会。不妨静守每一个黎明,看天色破晓、云卷云舒,感受岁月的更迭与馈赠,而我们在黎明的指引下日日积累,节节高升。

作者的话:黎明是新一天的开始,希望阅读到此处的你每天都能充满无限活力去迎接新的一天,不问过往与未来,去追寻自己的理想与期望。菲利普·拉金在他的诗歌中写道:这就是我们所害怕的——没有视觉,没有声音,没有触摸、味觉或嗅觉,没有可以思考的东西,没有可以爱或与之联系的东西。我们拥有一切,我们值得拥有一切!

秋来冬来,何时我归来(节选)

作者:蔡雁美

在清冷萧索的秋冬时节,当大地渐渐失去生机,万物似乎都沉寂下来的时候,有人却在这个独特的季节里学会了成长。

在这个秋冬,我读懂了责任,芳华,笃行,几个陪伴了我们很久的词。

总有人对我说,你还年轻,要珍惜青春,这是最珍贵的本钱。而这世界从不缺少让我们绽放的心灵鸡汤,我当然相信我们会被理想主义中的乌托邦所感动,但是每每当我面临一条坚定不移的道路,我总会想,会不会有什么风险,那我又为什么会被他打动呢?

常常会有人说我太过现实,可现实是什么?现实是中性的,是客观的。康德说:人为万物立法。也就是说万物本身是没有颜色,没有方向,没有秩序,是对每一个人完全敞开的。可是人为万物立法之后,他们突然就有了秩序。而未被染色之前的那个就是现实。我们从不嘲笑任何一种理想,因为我们深刻的承认,那是一种不得已和很重要。在大部分人眼中,人生的终极目标是赚钱,那是低劣的,可在自由主义的人眼中,经济独立是人格独立的前提。所以从来不存在或高或低的理想,只存在对于同一个世界不同的偏见

所以发现了吗?在染色之前的那个东西就是现实,秋天在染色之前不是金黄的丰收感,而是枯黄的破碎态;冬天在染色前也不是雪白的纯洁感,而是灰白的废墟态。所以即使我退一步,我承认我们现在面对的是被别人染色过的现实,可是我们每个人仍然有得选。当我们讨论说短视频有可能会影响我的注意,我们可以把它卸载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每一个人在微观上都有可能的部分。所以,我们每个人,如果你作为存在主义者的战士,即使你看在外在是由不同的理想构成的。仍然有自己的动力。

那接下来有两层质疑:我们要怎么平衡理想与现实,又怎么看待这个世界?

会有人说,我们很难做到,因为现实就是不稳定的,我们即使想要去从现实当中的找答案,我有可能找不到,我在现实中找答案,我必须要依赖某一个理想。

可是,这正是我们不能活得理想的原因,理想很伟大,可是理想伟大到哪一刻为止,理想伟大到当下为止。我们现在所遵循的,所享受的每一个理想,都是由过去的现实,一步一步实践,反思写就出来的。如果我们想活得理想,让理想来主导我们的生活,我们就会按照他的方向一直走。可是我们认为恰好反过来。人要活的现实,用现实去检验理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也特别同情这样背景下的我们自己,一边要对抗思想观念的裹挟,也亲身经历过疫情的无情。我们被生怕所威胁,我们怕不稳定,怕有一天拥有的一切就会远去。可大家记得吗?曾经我们的热血由何而来?不是一遍遍的呼吁,是当疫情放开的第一刻,在机场相拥的人群;是异地恋情侣一旦有时间就会见面。

所以啊,我们应该看破这一切,诚实的面对自己,揭露这层遮蔽比任何动人的口号都更为重要。

是啊……生怕从来不会被消弭,只会被更新的美好回忆所淡化。所以去亲历,去感受,去践行,推开紧闭的房门,走上自己的道路,去赴一场秋日冬雪,看那一份猝不及防的笑颜……

作者的话:康德曾说:人为万物立法,是人为秋冬着上颜色,所以才叫做理想,而现实就是万物着色前的样子。我们常常会想怎样的一生才是好?我想那就是心怀理想,脚踏实地。而这样一份现实不是唯结果论,而是唯意义论,因为我们的一生终将面对死亡,但依然坚定选择活下去是因为沿途有风景未来有希望。祝愿大家都可以多多关注沿途的光景,不要落入功利化的陷阱,找到自己,去赴那一场秋日冬雪

尾声: 秋冬的夜幕是漫长的,当黑夜的帷幕还未完全褪去,一丝微弱的光亮悄然在天边浮现,那便是黎明的前奏。静静地等待着,感受黎明,仿佛在开启一场神秘而又充满希望的旅程。

本次“围炉夜话”刊期征集投稿活动,鼓励大家拿起手中的笔,写下自己的所感所想,充实了材料学院的文化建设,增强了文学氛围,充分展现材料学生的文学功底和写作风采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期月刊继续传达同学们的心声




撰稿:王舰浩 蔡雁美 郎志研

一审:王舰浩 胡俞泽

终审:马天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