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 考生与访客 | 校友 |

院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中文 | EN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校友风采

首页 > 校友工作 > 校友风采 > 正文

学院新闻 

Hot news

校友风采

博学严谨求真知 笃行不倦为师表——记我校校友生余其俊教授

作者:Admin|发布于:2013年09月25日|点击量:

要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就要冲破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去创造新的条件。对于他,生活中排在第一位的,永远是工作。他的成就,源于勤学深究的求知精神。他就是我校校友余其俊教授。

余其俊,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学院副院长,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78年9月至1983年7月在济南大学(原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学习,获学士学位。之后不断深造学习,完成多项研究成果。 学习,厚积而薄发,不断的积累才能为以后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于是我们可以在余其俊教授的身上明白什么是远方的召唤,越过了一座山,看到另一座山在前方,踏上征程依旧满怀热情。在获学士学位以后,余教授在武汉工业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继而在武汉工业大学,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93年取得博士学位;之后留学日本,先后任日本八户工业大学客座研究员,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后研究员,日本新泻大学研究助理和新泻大学客座教授。

学习是艰苦的跋涉,一路总有寂寞,忍耐与坚持在求学道路上成了尤为珍贵的品质。求学没有成绩也是一种枉谈,余教授现兼任中国硅酸盐学会会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副理事长;《硅酸盐学报》、《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水泥》编委;广东省水泥技术情报网副理事长,广东省材料研究会无机材料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水泥与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诸多名誉的背后,是用多少汗水铺垫基石造就的成功之路,追求真知的执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知识是框架,要想创造性的完成科研工作,没有勤于思考的习惯是不能做到的。余教授在研究水泥和混凝土学、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及其环境影响以及工业副产品的有效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工作中,先后参加或主持完成了:国家教委博士学科点研究基金项目“水泥熟料矿物的结构与性能相互关系的量子化学研究”、湖北省科学基金项目“特种水泥”、“新型低碱度水泥与混凝土早强速凝剂的研制及其应用”、湖南省经委“高铁早强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开发研究”、日本青森县工业技术教育振兴会项目“生态材料高活性稻壳灰的制造及应用研究”、“高性能低环境负荷混凝土研究”和日本学术振兴会项目“废弃建设材料的再利用研究”和日本经济产业省、日本粉煤灰综合利用中心共同资助项目“粉煤灰中重金属离子的溶出和抑制的研究”等。在高活性稻壳灰的制备、高性能混凝土和重金属离子溶出机理、溶出试验方法、溶出抑制剂的开发、建设材料的环境影响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成果。

作为一个学者,余教授并没有仅限于学习阶段,而是把自己的学科优势应运到教学工作中来。2002年回国工作后,根据国家发展和学科建设发展需要,余教授积极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扎扎实实工作,仍旧保持饱满的热情与严谨的办事态度,与同事们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他有着自己不同的工作观念,不断思考,使得其所在学科在短期内取得了较大发展。余教授先后多次被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研究生级主任,2004年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并在此期间优秀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现主持有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数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及横向科技开发项目等。

正是拥有这种不断挑战自己的决心,稳扎稳打的办事风格,才使得余教授能够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尽善尽美,而每一次收获成果以后,他仍旧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这才是更为可贵的品质。 谦逊是一种成熟,是明亮却并不耀眼的光辉,平实是另一种人生信条,更让人心悦诚服。我们相信,拥有谦逊与平实高贵品质的余其俊教授一定会有一个光辉的未来!